2025年5月7日,禁漫天堂
“新教师名师工作坊”活动在行敏楼410会议室顺利召开。本次活动由禁漫天堂
副院长倪斐教授主持,特邀崔拴林教授、梁志文教授及教学督导杨海征老师组成专家指导组,教学秘书黄学琴老师全程参与活动,旨在通过教学展示与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,助力新教师提升教学能力,深化法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。
活动伊始,倪斐副院长介绍了范婧昭老师和谭宇航两位老师的基本情况,也感谢了崔拴林教授和梁志文老师这两位教学导师的指导。倪斐院长强调,青年教师是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,名师工作坊作为新教师研习营的重要环节,旨在通过“以评促教、以研促改”的模式,为新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平台。随后,谭宇航老师和范婧昭老师两位青年教师先后登台,分别围绕《商标法中驰名商标的保护》与《破产重整制度的概述》两大主题进行教学展示,并接受专家组现场指导。

理论与实践结合:教学展示凸显法学教育深度
谭宇航老师首先结合新教师研习营的学习心得,汇报了近期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改进策略。接下来在15分钟的现场教学展示环节,他以《商标法中驰名商标的保护》为题,通过“教学目标设定—教学内容设计—教学方法创新”的逻辑框架展开讲授。课程中,他以“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标纠纷案”为切入点,结合《商标法》第十四条及司法解释,系统解析驰名商标认定标准与跨类保护规则,并采用“案例对比分析+小组讨论”的方式,引导学生理解法律适用中的利益平衡原则。专家组充分肯定其教学逻辑清晰、案例选取典型,同时建议进一步优化课堂时间分配,增加学生自主归纳环节,以强化知识内化效果。
随后,范婧昭老师以《破产重整制度的概述》为题进行教学展示。她通过“困境企业重生”的社会热点引出课程主题,以《企业破产法》第八章为核心,梳理了破产重整的程序要件、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及司法实践难点,并借助“美国航空重整案”和“扬中法院组织重整案”的案例分析环节,引导学生探讨重整计划草案的合法性审查标准。专家组认为,其课程设计注重法条与实务衔接,但在课件呈现上可增加可视化图表辅助理解,同时建议在案例讨论中引入更多争议性视角,以激发学生思辨能力。
专家精准评析:多维视角赋能教学提升
在点评环节,四位专家从教学目标、内容、方法及效果四个维度对两位教师的表现进行全面剖析。崔拴林教授指出,法学课堂需兼顾“知识传授”与“价值引领”,既应该结合案例又应该强调民法等学科的基础理论;梁志文教授强调,课程内容设计应当有详有略,重点章节应该花更多课时为学生讲授;学校教学督导杨海征老师则从课堂管理角度提醒新教师注重“节奏把控”,避免理论讲解过度集中。倪斐副院长总结称,两位教师已初步形成“问题导向、学生中心”的教学风格,但需进一步打磨细节,例如通过“微案例”穿插提升课堂互动效率。


考核通过与未来期许:青年教师踏上新征程
经专家组合议,范婧昭老师和谭宇航两位教师的教学考核顺利通过。老师们寄语他们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持续深耕教学创新,将“学术研究的深度”转化为“课堂讲授的效度”,为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贡献力量。